贝子庙
贝子庙
“深山藏古寺”,在锡林浩特市内额尔敦敖包山下,就有一座绿野古刹——贝子庙。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历八代活佛经二百多年扩建而成,共耗费白银174万多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行政教务殿(朝克沁殿),两侧分别为活佛殿(拉布楞殿)、哲学殿(却日殿),医务殿(满巴殿)、天文数学殿(珠都巴殿)。此外,贝子庙周围还建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总建筑面积达1.2平方公里。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汇集了许多劳动人民的智慧。那飞檐斗拱的建筑,千姿百态的佛像,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又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建成后,有一百多年的兴盛时期,喇嘛最多时达1200人,因此,贝子庙被列为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同时,它也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形制中汉式形制的典型代表。当时,庙里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常常跋山涉水徒步到拉萨等地朝拜、取经。后来,随着满清王朝覆灭,贝子庙亦开始逐渐衰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贝子庙一带成了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围的建筑不断扩大。数十年后,形成了现在的锡林浩特市,贝子庙也因锡林浩特的繁荣而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