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尝百草神农氏

     神农氏,他亲自鉴定各种植物,分出了农作物、药材,并且教会了人们种庄稼,在传说中是远古时代贡献最大的一个领袖。
     在神农氏那个时代,传说中那时人口繁衍得已经很多了。然而,仅仅靠打猎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了,氏族中经常有人因营养不良而生病甚至饿死,先民们需要找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
     神农氏看到部落中的人们因为缺少食物而备受折磨的情况,不由心中焦急万分。“怎样使部落里的人不再挨饿,真要想个好办法才行。”他在山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满山茂盛的植物进入他的眼帘,树上各种果实招来了鸟雀,山上的草丛引来了野鹿、山羊。他突然想到:“这些树木的果实、茎叶不能吃吗?那些动物不就是吃这些东西活着吗?”于是,神农氏决定亲口尝一尝各种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确定哪些能吃或不能吃,哪些好吃或不好吃。他采集了各种植物的果实、种籽和根、茎、叶,一样一样地亲口尝。神农氏发现,有些东西味道甜美,可口宜人;有些东西又苦又涩,尝过以后再也不想碰它;而有些东西味道尝起来不错,可吃下去后不是腹痛难忍,就是让人头昏眼花,就知道这些是轻易不能入口的。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他一一记录起来。
     各种危险和困难并没把神农氏吓倒,他取得了在当时可称为伟大的成就,为先民们开发出多种可食用的植物,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但他又看到人们为采摘这些植物,有时要冒挺大的危险,这又该怎么办呢?神农氏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吃完扔在地上或自己长熟落在地上的瓜子、果核,到第二年又发出新芽,长出新的瓜蔓和植株。后来他又发现天气、土地对植物有很大的影响。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植物落叶枯萎则是天气变冷时会发生。而且,生长在黄土里的一些植物,在黑土里就生长缓慢;有些植物在干燥的土地里不能成活,在潮湿的土地里才生长茂盛。于是他针对天气的情况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收集植物的果实种籽作为食物,这样就不怕打猎时空手而归了。
     自从人们跟着神农氏学会了农业耕作,生存就开始有了保障,人类的生活就安定了。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日益熟练,农产品的产量越来越高,逐渐有了剩余的产品,于是就出现了交换关系。每到太阳正午的时候,人们便把自己多余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和别人交换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被称为“日中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