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

华夏族于炎黄时代形成于黄河流域,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至今成为世界最大的民族。

大约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以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已经出现农耕部落,传说史上“三皇”中的神农,便是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发展的象征。到距今4000多年前,各部落首领争衡于中原,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居中央,炎帝在南方,蚩尤在北方,三者皆渊源于神农。据载黄帝、炎帝皆少典之子,蚩尤亦以神农之后得医药真传并以铁器闻名。炎帝与蚩尤争战,炎帝不敌而求助于黄帝,黄帝九战而不胜,终于在涿鹿之战大败蚩尤。此后,更多部落归附黄帝,黄帝被推为天下共主。炎帝不服,与黄帝发生争战。黄帝胜于阪泉之战,代炎帝而为天子,炎黄两大部落融合,并融合其他归附及降服的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黄帝时代为洪水以前中国最盛之时代,诸圣同现,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并兴,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奠基时代。

黄帝以后尧、舜、禹等时代及之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代,华夏族逐渐壮大,已融合了东夷、吴、越、楚、巴、蜀、羌等众多原始部族。因汉朝为五胡乱华之前中国最后之最有声威的大一统时代,因而“华夏人”逐渐被“汉人”的称谓取代。以后西戎、匈奴、鲜卑等许多少数民族又部分或全部融合于汉族当中。

到了现代,又将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统一称为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