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春天,在陕西西安东郊的半坡村,国家投资的灞桥火力发电厂正式破土动工。随着工程的进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不断有人发现一些有明显打磨痕迹的石块,随之被发现的还有一些陶器。陕西是个文物大省,一般文物意识都很强,因此他们迅速向上作了汇报。专家们初步认定这应该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具有重大的发掘价值。1954年——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决定对半坡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挖掘。它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8年在遗址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 1958年在遗址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它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