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的彩陶线条简练,形式古朴,带有纯真朴实的原始性质,纹彩以红底黑花为主,对象多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鱼虫鸟兽,内容多与他们的生产活动有关,如鱼纹、渔网纹、鹿纹、人面鱼纹等。
在半坡彩陶的众多纹饰中,有一种充满神秘感的特殊纹饰,至今人们仍不能理解其蕴藏的无穷内涵,那就是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彩陶盆人面鱼纹饰。它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它那神秘而意味深刻的“人面鱼纹”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50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它:有的认为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有的认为是巫师面具;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有的认为反映了日崇拜或月崇拜;还有的认为是婴儿出生图、鱼神、外星来人等。
主持半坡遗址发掘的石兴邦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们认为,人面鱼纹实际上正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即在氏族的起源和发展时期,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氏族祖先想像为某一种动物或半人半兽的动物,并对之顶礼膜拜,以求得保佑。在半坡时代,图腾被全体氏族成员奉为自己的血亲祖先而崇拜着。半坡人可能正是将鱼视作了自己氏族的图腾,这与当时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是相吻合的,鱼的多子多产,鱼强盛的生命力,鱼给予半坡人生存上的帮助,正是半坡人崇拜它的理由。另外,当代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动物形象到几何图案的陶器文饰,具有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并认为鱼纹就是半坡类型氏族的图腾。
直到今天,关于人面鱼纹饰的真实涵义已有30多种猜测,然而,它到底代表了什么,仍然还是学术界的一大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