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与文字、城市比肩齐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其青铜器种类繁多、花纹繁缛、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器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更构成了我国无可替代的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一般认为是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区类型。其中,尤以夏商周三代最为典型。
夏代时,青铜制品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形制复杂的青铜容器,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青铜礼器组合,反映出夏王朝的国家制度已经成熟。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具。商代时,青铜文化全面繁荣,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青铜器类别及数量不断增多,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器在商王朝统治阶层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中国青铜文化进入鼎盛阶段,出现了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和工具等,如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商代之后的西周,继承了商代青铜文化的繁盛,演绎出发达的西周礼乐文明。
到了春秋晚期,由于战国时代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铁器开始普及。但人们所偏爱的青铜器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某些特定产品领域,如铜镜、铜币等,它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铜器的一大特点为刻在器具上的文字——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同样为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它不单单是判断青铜器年代的最重要标准,更是器物形制及纹饰方面的标准。
虽然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但是只有中国赋予了青铜器以重大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内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使之成为杰出的艺术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