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商代第20位国王,是历史上的明君之一。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他后来病死,葬于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主要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经常泛滥,导致商人屡迁国都。盘庚即位前,商王朝政局混乱,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盘庚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并作书告谕,违者重惩。
迁都以后,盘庚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搬回旧都的举动,同时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盘庚认为想要统治好民众,就是要与其共享欢乐与康宁,他还要求贵戚旧族摒弃私心,给人民施以实惠。在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时候,盘庚以能否养护民众为取舍标准,对于那些聚敛财宝的人,一概斥用,而对于爱护民众之人,则给予重用。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商。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认为:“盘庚迁殷以后社会经济方面一定有了较大变化,才会一变过去长期以来经常迁都的局面。”盘庚迁殷在商朝发展史上,也是在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史记•殷本纪》记载,盘庚迁殷之后,又“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由宁”、“诸侯来朝”的盛况,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中丁以来“比九世乱”的局面,实现了“殷道复兴”。盘庚死后,其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说明他的业绩和品格,深受后人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