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墓

妇好墓是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约一百米处。1976年由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两位先生主持发掘。位于殷墟丙组基址西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墓,也是在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殷代王室墓葬。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妇好墓 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与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
  妇好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没有墓道,呈竖井式直上直下。由于棺材在水线以下,发掘时,尸骨都腐烂了,仅存一些棺材的残片,上面依稀可见有厚厚的红漆、彩绘和绢帛包裹的痕迹。就整个墓葬情形来看,陪葬品是逐层埋入地下的。发掘妇好墓时专家曾发出“妇好墓中的随葬品越往下越丰富和珍贵”的感慨。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除贝壳外),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玉器和青铜器。
  妇好墓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妇好墓所出玉石雕刻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展示了当时很高的制玉水平。在这些玉石雕刻品中的人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了解研究商代雕塑艺术、商代人种、服饰制度、阶级关系、生活情态等方面的宝贵资料。这些雕刻作品供佩戴、插嵌装饰而用,虽非独立的雕塑,但这些反映出商代雕塑创作中已具备较准确地掌握头部五官位置和身体比例的能力,并能在小型器上有意放大头部的写实能力。商代的玉器人物雕塑注重发式、冠式的细腻区分,说明商代的玉雕已经有了很高的美学成就,已经注意到服饰的与社会地位的关系。而其中人物面部无表情、双目突出的特点又正是当时流行的雕刻装饰手法的体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妇好墓中共有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如鸮尊、圈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三联甗、偶方彝,可说是首次问世。
  从妇好墓中出土的这些异常精美的珍贵文物,是三千多年前的艺术瑰宝,曾轰动世界,反映了商代手工工艺的发展成就,也是深入探讨当时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