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在古代是指一种盛酒的器物,盛行于商周时期。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方尊中的一例。它不仅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青铜礼器,也是商代青铜器物中的精品。
1938年,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四羊方尊被湖南宁乡县两个农民发掘了出来。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四羊方尊虽几经辗转磨难,最终还是在日军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成20多块,直到建国后才得以修复。
商周的青铜器使用泥范铸造,主要工艺为制模、翻外范、合范、浇注四部分。四羊方尊则采用了两次分铸技术而铸造,也就是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合范、浇注。整个器物一气呵成,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同时,为了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四羊方尊的每个角还雕有长棱脊背,这样还可以改善边角的单调感,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四羊方尊整体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其形体端庄典雅,精美绝伦。四羊方尊器身方形,喇叭状方口,大沿,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四羊方尊采用平雕、高浮雕等方法,通身雕满了精密繁缛的云雷纹、兽面纹、蕉叶纹,给人以雄浑厚重之感。
四羊方尊肩部四角各塑有一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圈足则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头上饰云雷纹,羊背及胸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雕有夔纹。这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四羊方尊的变化,在宁静中透露出威严。
在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宁乡,还先后出土过兽面纹铜卣、铜瓿、象纹铙、虎纹铙、象尊、方鼎等。大多都是窖藏,属殷墟时期的遗存,有人推测它们可能是当时方国的遗存,也可能是殷商奴隶主贵族由北方带来沉埋的。近年在此地附近,还发现了一处居住遗址,出土遗物的年代与上述青铜器相当,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独特造型,展示了商代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它设计精巧,铸造技艺高超,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方尊曾代表我国古代青铜珍品,赴美展出,在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