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的三百年当中,因为王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和黄河下游水患的威胁,其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
  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他们寄生在国人和奴隶身上,残酷地剥削人民和奴隶,任何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盘庚像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商朝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国力日渐减弱,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内外变困使得商朝王室经常通过迁都来躲避是非之地,商王室在不断迁徙中颠沛流离,政治统治十分不稳定。正在这时,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他心中的理想都城是殷,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比现在的都城好;第二,迁都以后,远离大贵族的势力范围,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缓和阶级矛盾;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减少来自外部的干扰。。可是,迁都会损害大多数贵族的既得利益,他们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镇压反对迁都的叛乱,劝说自己的亲族,晓以利害,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迁都后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以后二百多年到商朝灭亡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盘庚迁都,使殷商摆脱了困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盘庚迁殷之后,殷商的统治才步入正轨,为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赢得了一个稳定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