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

在铁制工具的推广方面,《国语•齐语》有相关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锄)。”“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是用来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了铁制农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记载说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可能铸成功。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文物看,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长沙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斨(古代的一种斧子)、铁鎛(锄田去草的农具)、铁锸、铁铧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根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可知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当时一些钢制工具(如铜锄、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广大地区的战国中期遗址,都有铁器出土,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中,出土 58件铁农具,有犁铧、钁、锄、锸、镰、斧等,其中两个“V”形的犁铧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铁农具广泛使用,逐渐的代替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