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数典而忘其祖。”
公元前527年,晋国的荀跞到东周(今洛阳)参加穆后葬礼,籍谈为副使。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景王和荀跞饮宴,用鲁国进贡的壶盛酒。周景王看着那酒壶,问荀跞:“伯父(东周时,周天子称同称诸侯大国为伯父、叔父),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为什么?”荀跞无言可对,忙向籍谈作揖请他回答。籍谈回答说:“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明德之器,来镇抚国家,所以有彝器进献给天子。晋国处在深山,戎狄和我们相邻,而远离王室,天子的恩泽也不施予我们,驯服戎人还来不及,怎么能有功夫进献彝器?”周景王听了很生气,说:“叔父,你忘了吧!唐叔(晋国始祖),是成王的同胞兄弟,难道反而没有分得赏赐吗?密须的鼓和大辂车,是文王所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的铠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这些东西都赐给了唐叔。之后周襄王所赐的大辂、戎辂之车,斧钺、黑黍酿造的香酒,红色的弓、勇士,晋文公也接受了,并用这些东西保护天子送给晋国的南阳田地,安抚和征伐东边各国,这不是分得的赏赐还是什么?晋国有了功勋,周天子就重赏,晋国有了功劳而记载在策书上,还赏赐土地来养育晋国,赏赐彝器来安抚晋国,用车服来表彰晋国,用旌旗来显耀晋国,让你们晋国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天子的恩泽,祖先的功德,这就是所谓天子给予你们晋国的恩泽。这些恩泽都不记住,叔父的心哪里去了呢?而且从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典籍,做司典的官,称为籍氏。你是司典的后氏,为什么会忘了呢?”籍谈回答不出。籍谈退出去以后,周景王还在愤愤不平,说:“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数说典故却把自己的祖宗忘了(数典忘祖)。”(见《左传•昭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