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作战策略。他对田忌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如要解开,万万不能用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入殴斗。如今魏国把全部兵力投入了这场战争,国内只留下了一些不堪一击的老弱病残之兵。如果我国趁虚率兵攻向魏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要放弃攻打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之际,抓住时机,狠狠打击魏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立即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领齐军杀往大梁。庞涓竭尽全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终于于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攻克了赵国都城邯郸。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以轻锐之师进逼大梁,命庞涓火速班师自救。大梁乃魏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得失关系魏国的存亡。庞涓刚刚拿下邯郸正在得意忘形,忽闻齐军兵临大梁,真是又气又急,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的疲惫和损伤,日夜兼程,回救大梁。庞涓放弃了随军辎重,昼夜不停地急行军,赶回来与齐军决战。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攻击大梁的齐军仅仅是齐军的一部分,其主力早已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埋伏妥当,以逸待劳,只等魏军钻进口袋。当庞涓匆匆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战斗力相当旺盛的齐军便潮水般地从四面涌过来,直杀得魏军丢盔卸甲,四处逃散,几乎全军覆灭,庞涓只带了少数残兵败将逃出重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这次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孙膑出色的军事智谋和才干。孙膑所制定的围魏救赵的战略,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战例。“桂陵之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邯郸归还赵国,赵国也因齐军的援救而复存。
  孙膑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一生坎坷,遭奸人暗算致残,却身残志坚。无论是指导田忌赛马还是指挥桂陵和马陵之战,都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略上他能正确地选择作战时间和空间,在战术上善于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能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把作战胜利与富国强兵联系在一起,在军事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发展了孙武的思想。他既重仁义忠信、德行民心,又主张信赏必罚,以战止争,靠综合国力“战胜而强立”;其思想具刚柔、兼儒法,对治国治军者制定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