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

蒙恬蒙恬是秦朝的一员猛将,相比于项羽、吕布来说,我们对蒙恬知之甚少。即使了解的人可能也只是停留在他“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强势气魄,而不知道这样的大将也有细致的一面。
  公元前223年,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想写封信给秦王,报告一下战况。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需要不停地蘸墨水,十分麻烦。蒙恬在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受伤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血迹,他突然来了灵感。
  回营后,他剪下一些兔毛插在竹管中,可是兔毛油亮亮的,没有办法蘸上墨汁。蒙恬气愤地随手把笔扔到了石坑里。第二天早上,蒙恬起来散步的时候,发现坑里的兔毛变得湿润洁白。他把笔捡起来,往墨盘里蘸了蘸,随手写了几个字,他感觉书写十分流利,容易掌控。原来,石坑里有积水,时间一长就呈碱性,而兔毛泡在碱水里就去掉了表面的油脂,从而变得十分顺滑。蒙恬凭借他细心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兔毛的作用,从而发明了毛笔。
  细致使人更加完美,但猛将的一生注定要用血来书写。战国末年,腥风血雨,狼烟四起,秦国吞并中原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殊不知,此时的北方正有一双带着血丝的眼睛在看着中原肥美的土地,这就是匈奴。匈奴人能骑善射,民风强悍,他们利用中原混战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而且趁机跨过黄河,侵占了河套平原的大片土地,将矛头直接指向秦都咸阳。
  面对匈奴的威胁,蒙恬领兵三十万,日夜兼程,直插匈奴腹地。当匈奴人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杀声四起,蒙恬带领骑兵冲入匈奴大营,杀得匈奴措手不及,死伤惨重。随后,蒙恬以锐不可当之势继续向前挺进,所到之处匈奴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蒙恬的勇猛和出奇制胜的战术使匈奴的信心受到极大的挫败,从此以后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下。
  几年后,蒙恬派军队修建了从咸阳到九原的道路,这不仅解决了向边疆运输粮草和货物的难题,还加强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大漠黄沙塞外边陲,十年如一日的艰苦驻守,正是这种决心和毅力,在蒙恬在世的时候,匈奴没有再进边境一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赵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因此,黑手就首先伸向了蒙氏。赵高等人假拟诏书,命蒙恬自杀,开始蒙恬抗命,被囚禁,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忠君儒雅的性格注定了蒙恬必将为后世所崇敬,人们永远记住了这位功勋卓著的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