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刑罚

秦朝在继承奴隶制五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形成了一套包括生命刑、身体刑、劳役刑、流放刑、耻辱刑、身份刑在内的刑罚体系。秦以刑罚种类繁多,手段残酷而著称,对后世刑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具体而言,秦之刑名有:
  (一)生命刑
  即死刑。秦代执行死刑的方式多达二十余种,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1.具五刑。是一种与肉刑结合使用的死刑。据记载,具五刑的施行程序是先黥面,后割鼻,再斩左右脚,又用笞杖打死,最后割掉首级,并将尸骨剁成肉酱示众。

秦朝刑罚:城舂

2.定杀。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解释说:“生定杀水中之谓也”。即把人活着投入水中淹死。
  3.阬。即活埋,秦始皇曾把反对其政策的四百余名儒生“皆阬之咸阳”。
  4.族。即一人犯罪而牵连其亲族,犯罪者与亲族一起被处死。
  5.车裂。即将受刑者的头和四肢分别挂在五辆马车上,然后驱马向五个方向各自拉动,以支解尸体。
  (二)肉刑
  即身体刑,肉刑是残害受刑者身体的刑罚。秦时主要使用的肉刑有笞、墨、劓、斩左右趾、宫数种。秦时肉刑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劳役刑结合使用。
  (三)劳役刑
  即强制犯人劳动的刑罚,相当于后世的徒刑。秦代劳役刑主要有如下几种:
  1.城旦、舂。男犯为城旦,从事筑城的劳役;女犯为舂,人事舂米的劳役。这是秦朝时最重的劳役刑。《汉旧仪》记载:“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
  2.鬼薪、白粲。男犯为鬼薪,女犯为白粲。根据《汉旧仪》记载,所谓“鬼薪”是强制男犯去山中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所谓“白粲”是强制女犯择米,以择出的白米供宗庙祭祀之用。鬼薪、白粲应是服较城旦、舂轻一等的劳役。
  3.司寇、作如司寇。男犯为司寇,即伺察寇贼,从事这种工作往往去边疆,边服劳役,边防外寇。女犯为作如司寇,根据女犯的生理特点,不宜让其到边疆服役,故允许其在内地从事相当于司寇的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