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简史

秦朝疆域 秦朝是通过长期兼并战争,依靠军事手段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曾经转战南北,立过汗马功劳的将士转变为军功地主,并成为秦朝国家各级统治机构的封建官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主阶级,包括军功地主在内,无疑还是一个新兴的阶级,有其积极、进取的一面,但也有其贪婪、残暴的一面。特别是军功地主,对土地、财物具有极大的贪欲;同时,又极力主张严刑峻法,“权制独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所以,实行暴政,加强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实为有秦一代政治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还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即命令地主和有田农民向国家如实呈报自己占有田地的数额,以论征收赋税。这实质上是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封建土地占有权,公开承认土地兼并的合法性。在秦朝的支持、庇护与纵容下,秦朝地主阶级特别是军功地主侵夺土地,广占田宅,横行乡里,为所欲为。贫苦农民失去田地后,只得为人佣耕,或被迫“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忍受沉重的剥削。由此不难看出,秦末农民起义,究其社会根源,与战国至秦朝的封建地主势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土地问题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秦朝的赋税十分繁重。有田租、户赋,即按人口多少征收。秦朝的徭役更是繁重到了极点。秦制规定:一般劳动人民年十五始服役,六十岁老免。一生中须为正率一年,屯戍一年,每年还要为更卒一个月。国家规定的这些徭役本来已经很重了,但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额外徭役,有的甚至不计役期。
  秦始皇大兴土木,连续不断地在咸阳及其他许多地方修筑宫室殿观。还将从各国掳掠来的美女和乐器充实其中,以供享乐。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已有的宫廷太小,于是改在渭南上林苑中大规模营建朝宫,先作前殿阿房。据记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还在殿前为阁道直抵南山,在南山顶峰上立华表以为阙门;又在殿后修复道渡渭通达咸阳。为了建筑这座豪华而宏大的宫殿,秦始皇征发了数十万刑徒。秦始皇不仅滥用民力,修建大量生前享用的华丽宫室,而且煞费苦心经营他死后的地宫。他即位之初,就穿治骊山(今陕西临潼境内),为自己修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全国各地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大规模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