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简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秦朝建立后,曾颁布过通行全国的法律。秦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严刑酷罚。始皇的暴行,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主要阶层。其中被诛杀的大多是劳动群众,但也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儒生、博士,连宫廷内的“中人”也不能幸免。由于秦始皇“专任狱吏”,“乐以刑杀为威”,因此,秦朝的许多官吏往往苛酷贪残,嗜杀成性。秦始皇严刑酷罚,以暴力治天下,正如汉陆贾总结亡秦教训时所说:“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秦朝建立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秦铜权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史称“焚书”。焚书的次年又进行坑儒。秦始皇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一次出游途中病死。随行的主要有左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为防止“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李斯秘不发丧。赵高则擅自扣留始皇临死前给扶苏的玺书,并教唆胡亥废兄而立弟,同时,游说李斯与之同谋。于是二人合谋逼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胡亥以太子的名义袭帝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在秦始皇去世之前,已是民怨沸腾,反者四起。而始皇之死与二世、赵高的倒行逆施,则大大加速了大起义爆发的进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一举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