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阳城遗址

3号宫殿遗址在1号宫殿遗址西南角上,其间有夯土互相接连。也是一处高台建筑。遗址中间高,西边低,呈鱼脊形。其东西长约117米,南北宽约60余米,总面积约7020平方米。发掘时清理出过廊、回廊两道、屋宇两室。过廊留存高0.2至1.08米的残墙,东西两壁饰壁画,壁画总长32.4米,有建筑、车马、人物、游猎、鸟兽、植物、鬼怪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色彩有红、黑、紫红、石黄、石青、石绿等。车马图每组为四马一车,马有枣红色、黄色和黑色,其系驾方式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车马相似。秦咸阳3号宫殿遗址中出土的壁画,是迄今仅见的秦代绘画原作,也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宫廷壁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大的价值。
  2号宫殿遗址在1号宫殿遗址西北93米处。东西长127米,南北宽32.8—45.5米不等,房屋依台基分为二层。室内发现封闭式排水池和蓄水窖,出土较完整的龙纹、动物纹、四叶纹空心砖多件。此外,还出土瓦当、带钩、半两钱和大量壁画残片等遗物。
  1号宫殿遗址之东3.5公里处的柏家嘴,是兰池宫遗址。《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为微行咸阳……逢盗兰池。”这里有多处夯土层,出土有“兰池宫当”和云纹瓦当、龙凤纹、素面空心砖,以及方砖、板瓦、筒瓦等遗物。
  在今窑店镇北,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述秦国“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的“咸阳北坂”一带,也有一些重要发现,如毛王沟附近宫殿基址出土楚国瓦当、怡魏村出土齐国瓦当、柏家嘴出土燕国瓦当,这都为确定六国宫室的具体位置,进一步进行考古研究提供了极为有用的线索。
  秦咸阳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发现6处,分别冶铜、铸铁、制砖瓦、制陶、制骨器,这些作坊,除一处设在兰池宫附近,其余散布于宫殿遗址的西部。
  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先后在长陵车站附近发现了三处窖藏,其中北沙坑中出土熔烧变形的铜器和铁器1000余斤,其中有完整秦始皇诏版一件。南沙坑出土铜器280多件,有生活用具、钱币、兵器和车马器,坑中的三件铜诏版残。西南沙坑出土的320余件铜器大多残损,其中铜人头像一尊,制作颇工,另有秦二世诏版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