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区区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目前,在秦俑三号坑中没有发现将军俑,而一、二号兵马俑坑共出土将军俑七个。其中有两个没穿铠甲。将军俑铠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后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份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绾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将军俑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雕冠。以其特有的气质给人一种指挥家的印象。雕塑家在塑造这种俑时,都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
据《管子•论将》所说:将军要“总文武,兼刚柔。”秦俑坑中的将军俑的神态和气质已经完全具备了兵书的要求。工匠们颇费匠心,把将军俑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形神兼备、气宇不凡。端端正正的五官,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神态威严、性格坚毅,足智多谋。
我们从将军俑的神态上,仿佛看到了在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正如李白诗中讲道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诀浮云,诸侯来”。
御手俑
秦俑坑中可出土战车130余乘,每乘战车上均有一个驾车俑,称作御手俑。
秦俑坑中的战车,车上除了一个御手外,还有车左和车右。有的车上还有两人、四人的。车上有两个乘员的称为佐车。在二号兵马俑坑的左侧的骑兵阵地前有战车两列,每列三乘,共6乘,车上有武士俑两个,一为御手,一为车右。御手俑头戴长冠,身穿铠甲。车右俑,披甲,戴长冠,地位高于一般战车的车右。四人乘坐的车子为驷乘车,这种车子在秦俑坑中只有两辆,分别出于二号坑下和三号兵马俑坑,车上有乘员四人,御手为双手揽带状,另外三人一人为军吏,两人为车左和车右,这种战车是秦俑坑中级别较高的,地位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