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铜车马

二号铜车马

二号铜车马叫安车,因乘坐这种车辆安稳舒适而得名。安车的长度比车大一半,宽度与车相似。除车厢顶部有穹隆状的椭圆形车盖外,车厢周围有门扉窗牖与外界相隔。车厢宽敞可任人坐卧凭依,铺有华贵的褥垫,而且御者的位置在车厢之外,更显得乘者另有天地。安车的重要特点是车厢窗牖密布缕孔网眼,一来可以使车内看到车外景物,而从车外却无法窥见车内情况;二来缕孔网眼可以随意调节开合程度,从而调节车内温度,所以,安车又叫“温琼车”。两具车马的用途明显不同。前者适于作战、狩猎;后者适于舒适地旅行。但他们既同属“卤薄”即皇帝出巡车队的序列之中,所以都可以称作“副车”。前者属警戒、保卫、前引车辆,后者供与皇帝随行的美人、公子及大臣乘坐。
  安车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较小,广35厘米,进深36.2厘米,仅供御手一人乘坐,后室舆广78厘米,进安全深88厘米,上罩一个穹隆式的篷盖,盖长178,宽129.5厘米,状如龟甲,前后室均罩于篷盖之下,具有防风避雨、防尘防晒的实效。御官俑身佩长剑,跽坐于车前室,手中握着辔索。后车室内没有发现兵器,舆内仅置有铜方壶和铜折页各一件,舆底为类似于古车软垫的“文茵”方形大铜扳。铜方壶古时称为“鸱夷”,汉代学者杨雄名赋《酒箴》里有一段描写鸱夷的记载,其文曰:“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託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从中可以明了鸱夷的形状、大小、作用、使用方式等等问题。车舆后室的正前和左右两侧各有一窗户,前窗为刻有菱形花纹的镂空固定窗,左右两边的车窗互相对称,窗子可以开合,既利于通风采光,又利于密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可调节室内温度。“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当时把这种车叫做辒辌车,体现了豪华、舒适的特点,据说秦始皇出巡天下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车。
  二号铜车马总重量为1241公斤,其中马个体重约230公斤,御官俑重51.95公斤。车总共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其中青铜制件1742个,金质制件737个,银质制件983个。这辆坐乘安车,虽然不一定就是秦始皇本人所乘之车,但从那穹隆式的锈有花纹的篷盖,以及后室内所铺的“文茵”,外加可以启闭的窗户等等来推测,它也是具有很高规格的皇宫府僚所乘之车。古代等级森严的乘舆制度,到秦始皇时已成定制,其中每乘车构件的质地、车饰、驾车马的数量、颜色等等都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