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今文家”和“古文家”的相互对立,是从西汉哀帝时开始的。
成帝时,刘欲发现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与孔子好恶相同并亲见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以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歆又在今文诸经立于学官并置博士的情况下,作《移让太常博士书》,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但因为在西汉朝廷中,不仅担任教职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连那些达官显宦也都是通过学今文经而得官的,因此,刘歆的要求遭到诸儒博士的反对,未能成功。也因为此,才有派别含义的“古文”名称。而“今文”则是由于古文家独树一帜,迫使原有经师结成一派之后,到东汉时才出现的名称,它是古文经师加给立于学官的经书、经说和经师的。
经今古文学之争虽始于西汉末年,但其争斗的高峰却在东汉。东汉时期,经今古文学的争论,其实质问题是谁是经学的正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光武帝时初仍设今文经十四博士,后力排众议,增设《左氏春秋传》。章帝鉴于今古文思潮繁杂,为巩固封建统治,统一学说,召开白虎观会议,制定《白虎通议》,极大削弱了今文经的势力,也标志着汉代经学由盛转衰。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混杂的方式注释经典,使得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今文经学既已立于学官,士子也依赖学习今文经入仕,朝臣又通过学习今文经而获位,到清末,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因此古文经学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今文古文经学之争,影响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学术领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