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董仲舒的典故

关于董仲舒的典故:董仲舒像 三年不窥园
  释义:
  不窥园,不到园圃中去走走看看。用来形容一个人专心苦学,目不旁顾。
  典故:
  西汉大学问家董仲舒自幼苦读经书,专攻《春秋》。学有所成后,汉景帝擢举为《春秋》经博士,登门受业的弟子一批接着一批。尽管如此,董仲舒仍没有停止研思学问。
  他家有一处园圃,无论春暖花开,还是秋来结果,整整三年,他竟没有一次抽出时间,到那里去走走看看,以至于那些受业于他弟子的再传弟子,几年过去还没有见过老师一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汉武帝即位后举贤良,董仲舒几次对策,都深合武帝心意。他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从而对整个中国文化发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人们便把他“三年不窥园”的故事作为专心苦学的典故了。
  董仲舒引经断案
  一次,汉武帝在京城召集贤士能人商讨国家大事,三十九岁的哲学家董仲舒也到京城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从容对答皇帝的提问,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主要受孔子的影响。他特别推崇孔子,认为他的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的儒家思想应当大大提倡,而其他的学术思想则应当统统排斥,不能让它们齐头并进。董仲舒的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不仅被汉武帝所采纳并积极推行,还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由于董仲舒推崇孔子,因此把孔子所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看成是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理论依据,因此,他在当朝廷官员时,凡是遇到政治、法律等一切疑难问题,大多从《春秋》中去寻求答案。
  有个年轻的女子,她的丈夫出远门,在乘船渡海时,不幸掉进海里淹死了,尸首无法找到。过了一段时间,这女子的父母为她另找了一门亲事,并把她嫁了出去。当时汉朝的法律规定,丈夫没有落葬前,妻子是不能改嫁的。官府根据这条法律,把那个女子抓了起来,并判了她的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