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萦救父

缇萦救父:缇萦救父 汉文帝的母亲薄氏进宫前吃过很多苦,当了汉高祖的妃子后,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跟儿子住在封地,因而母子二人多少知道些老百姓的苦楚。汉文帝一即位,首先大赦天下,接着召集大臣商议,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把他的父母、妻子也都一同逮来办罪这种法令是不公正的,请你们商议改变个办法。”
  大臣们商议下来,废除了全家受牵连一同办罪的法令。
  汉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救济各地死了妻子的老人、寡妇、孤儿和没有儿女的老人;规定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给米、肉、布帛,地方长官按时按节去慰问他们。
  汉文帝还下诏要老百姓多提意见。这么一来,上奏章的,当面规劝皇帝的人就多起来了。就是在大道上有人上书,汉文帝也会停下车来把奏章接过去。他说:“可以采用的就采用,不能采用的搁在一边,这有什么不好呢?”
  公元前167年,临淄有个名叫淳于意(姓淳于)的人,替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县的县令,因为不肯奉承上级官员,所以他辞了官仍旧去做医生。
  有个大商人请淳于意为他的妻子治病。那女人吃了药不见好转,后来死了。大商人就告他是庸医杀人。当地的官吏把他判成“肉刑”,包括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脚或右脚三种。因为淳于意做过官,就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临走时,最小的女儿叫缇萦,决定上长安去救父亲。
  缇萦到了长安,想要进宫见汉文帝。管宫门的人不让她进,她就写了一封信,托守宫门的人传上去。汉文帝一看,信上的字歪歪扭扭,是个孩子写的,内容是:“我叫缇萦,是太仓县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犯了罪,应当受到肉刑的处分。我不但替父亲伤心,也替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了脚就成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要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给公家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恳求皇上开恩!”
  汉文帝感受到小姑娘的一番孝心,也觉得肉刑不合理。他对大臣们说:“犯了罪的人,应当罚他,让他得到教训,重新做人。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了他的肢体,怎么能劝人为善呢?”
  大臣们商议,拟定了三条办法:废除脸上刺字的肉刑,改为做苦工;废除割去鼻子的肉刑,改为打三百板子;废除砍脚的肉刑,改为打五百板子。
  缇萦救了父亲,也替天下人做了一件好事。汉文帝采用了一系列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犯罪的人也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