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深知,不失时机,虚心求教众医,博采众方,集各家之长,融为一体,灵活掌握,是快速提高医疗技术、造福于人的一条捷径。然而,当时的一些中医,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甚至出现了“传媳不传女”的信条。自己的女儿尚且不传,更何况外人。由于医学知识和经验长期得不到交流,所以医疗水平提高的速度很慢。张仲景对这种:“各承家传,始终守旧”的风气十分痛恶,他认为这样下去“难治大病”,于是总是想方设法来突破这种不良风气的束缚,尽量把更多的医疗经验继承过来。
当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发愁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因而也越来越严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直奔沈槐家来。他仔细察看了病情,知道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搓成鸡蛋大小,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沈槐一看这个药方,心里顿觉好笑,他命令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亲戚们来看望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笑话!笑话!”朋友们来看望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能一顿吃五斤面?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们来看望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了几十年的病,听都没听说过。哈哈!哈哈!”他一心只想着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在脑后了,病也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了,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弄斧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此后,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