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张仲景像张仲景,被人们尊称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所记载的药方和阐述的医学原理,被中外医学人士称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
  他不仅载入了中国的医学史册,也列入了世界名医之列。他的医术,真如传说中的一样神乎其神?但为什么这样一位名医,在正史中却没有记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生于公元150年,死于公元219年,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的南阳郡,在东汉时期是帝乡,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人才荟萃,张家又是当地名门望族,因此,张仲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社会熏陶和家庭教育。然而,与家人期望他踏入仕途相反,他似乎对医学研究有着更高的热情。少年读书,当他读到《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时,被扁鹊妙手回春的医术所倾倒,便立下了学习医术,济世救人的志向。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带他拜见隐居乡里的名士何颙,这位名士因为能够预测人的未来而声名远播。张仲景谦和的气质和敏捷的才思,给何颙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预测张仲景能够成为一代良医。这个预言暗合张仲景的志愿,坚定了他从医的决心。于是拜同郡的名医张伯祖为师,潜心钻研医学,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当地的名医。
  学有所成的张仲景,一边替人治病,一边搜集前人研究成果,博采众长。他用精湛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痛苦,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在古代,行医是是很下贱的工作,这与他那显赫的家世极不相称。在灵帝时期,他被举为孝廉,但没有去做官。但后来,或许是家族的压力,或许其他原因,他作了长沙太守。他虽然身居要职,却淡薄名利,鄙视富贵,憎恶官场的勾心斗角,渴望用自己的医术造福百姓。可是,在封建时代,官与民之间等级深严,官员不能进入民宅,也不能随便接近百姓。于是,他自己规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不处理政务,而是端坐在大堂之上,悉心替百姓望闻问诊,解除病人痛苦。这一创举,传为千古美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都称为“坐堂医生”。
  然而,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已是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爆发黄巾军起义。此后,地方诸侯割据一方,相互征战不休。大规模战乱造成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更可怕的是引发了疾疫的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大量死亡,造成十室九空的悲惨局面。张仲景家族本来人丁兴旺,人口多达二百多人,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有一半的人因疫病死亡。
  失去亲人的悲痛,黎民百姓的疾苦,使张仲景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返回故里,潜心研究医学。他反复研读《素问》、《灵枢》、《黄帝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著作,从中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他深入民间,辗转奔波于各地为病人排忧解难,广泛搜集和整理民间流传的各种药方和治疗方法。经过日积月累的锤炼,他的医术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传说,他曾遇到当时有名的才子王粲,告诫他患有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四十岁时就会落眉毛,半年之后就会死去。王粲讳疾忌医,置之不理,结果张仲景的断言应验了。
  在全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仲景晚年总结自己一生所得,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全书共记载了375 付药方、214 种药物,共计22篇,5万余字。在书中,他把由人体内部器官机能的变化、外邪的入侵、物理因素所引发的疾病,把病因归纳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说;阐述了诊断疾病的“四诊”法,即望色、闻声、问症、切脉;把临床上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症状,综合归纳成“八个纲领”,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并深入浅出地提出了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后人归纳成“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张仲景还在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调制了不少新的复合方剂,被后人称为“方剂学之祖”。
  此外,张仲景还培养了诸多弟子,其中卫凡、杜度等人,对医术精益求精,不仅成了当时的名医,还著书立说,总结各自的医学成就,流传于后世,造福子孙后代。
  张仲景的医学成果,不仅被中国中医奉为瑰宝,还流传到世界各国,造福全人类。他的伟大人格和巨大成就,使他成为世界医学史上一座壮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