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历代王朝的兴废更替,有如花开花落,依次轮回。在众多的统治者中,气吞山河的开国之君,多如繁星;但杰出的守成君王却寥寥可数,能够真正称得上“治世”的时代更是微乎其微。但是在西汉之初,经历无数动荡之后,幸运的百姓也迎来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这就是“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他幸运的成为了汉帝国的君王,他幸运的接受了一份不错的基业,但他的“治世”真的来的那么轻而易举吗?
汉景帝刘启,生于公元前188年,逝世于前141年,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他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景帝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肩负起汉帝国这副重担的。开国之初,刘邦苦心竭虑铲平了异姓王,大封同姓王,本意在于借助血缘关系拱卫中央政权。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仅仅才过了两三代人,血缘的归属感就已抵挡不住权力的诱惑,同姓王的野心,随着实力的发展而日渐膨胀。汉文帝时期,就先后爆发济北王和淮南王的谋反。到汉景帝时期,藩国割据势力越来越强,违抗中央管辖,甚至妄图取而代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这和国家统一的愿望背道而驰。当时大臣晁错指出,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否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诸侯王都会造反,削藩越早,造反越快,祸害反而越小。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山东七国,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帜,发动叛乱。叛乱之初,缺乏执政经验的汉景帝,被七国联合造反的声势所吓倒,听信袁盎的奸计,错杀了晁错。当吴王刘濞仍不肯退兵时,景帝终于明白刘濞篡夺皇位的野心,决心武力平叛,果断派周亚夫为太尉,率军迎击。周亚夫一面屯兵坚守,一面出奇兵切断吴军粮道,不到三个月就将吴、楚和其他五国扫平。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景帝趁机将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王国的官吏数量。以后,王国的诸侯王就成了只享受当地租税的贵族阶层,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巩固了中央集权。
汉初,匈奴重新强大起来,汉高祖曾经试图反击,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点做了俘虏,只能采用和亲策略,息事宁人。景帝时期,匈奴不时进犯,景帝没有诉诸武力,而是连续三次与匈奴和亲通好,使边境地区大致安宁,为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文景之治”的延续,还在于景帝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措施得当。景帝继承了汉初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轻徭薄赋。他曾下诏准许农户从耕地缺少的地方迁移到耕地较多,水利条件好的地方。他将赋税从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多次颁发劝农诏书。皇室也注意节省,极少兴建宫殿楼阁,减少徭役征发,尽量不耽误农时。
废除秦朝严酷的法律,是新生的汉政权能够迅速巩固的原因。但夏朝以来的肉刑制度,汉初一直沿用。文帝时开始改革,将古代的奴隶制五刑制,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刖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向封建五刑制笞、杖、徒、流、死转变。文帝时将劓刑改为笞三百,将斩左脚的酷刑改为笞五百,本意是为了废除肉刑,但笞打次数太多,出现了打死人的现象,不符合改革的初衷。所以,景帝又逐渐减少了数量,将数量减到一百和两百。同时颁布“箠令”,规定了刑具——竹板的长短、宽窄,竹节也要削平,施刑时中途也不准换人。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次重大改革。
明主治吏不治民”,这虽然是法家奉行的教条,但对君王来说,知人善任,是保持政治清明的重要条件,汉景帝在这个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刘启做太子时曾经违反法令,张释之秉公处理,让文帝都感到难堪,景帝继位后,却让张释之做廷尉。京城的皇亲国戚、官僚贵族横行不法,景帝任命严于执法的宁成做中尉,使权贵胆战心惊,不敢越雷池一步。程不识大胆进谏,直言不讳,景帝让他做太中大夫,负责评议朝政。外戚窦婴很有才干,在平定七国叛乱时立过大功。窦太后让景帝封窦婴做丞相,景帝认为窦婴不稳重,最后让更合适的卫绾做了丞相。
正是坚持了 “与民休息”的国策,景帝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书所说的“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绝非夸大之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系列措施,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地主阶级,百姓仍要苦苦维持生计。此外,汉景帝生前驱使大批犯人,为自己修建陵园达28年之久,造成上万人死亡,而且许多人是被杀害的。因此,我们不可把汉景帝抬得过高,但他还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中,较有远见的一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