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

张骞雕塑 在长城以北广袤的草原,曾经活跃着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他们逐水草而居,四处迁徙。在长城以南的广大区域,居住着一个人口众多的农耕民族——汉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很长时间,汉族以外的世界似乎只有匈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民族不再安于现状,希望走出长城,了解更远的世界时。这时候出现了一位敢于冒险的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骞。他的出现,使贯通欧亚的大路终于被打开了,从此神秘的东方和遥远的西方不再相互隔绝。
  张骞,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他体格健壮,性情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
  公元前140年,年轻气盛而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成为汉帝国的第五代君王,他得知有个名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被强悍的匈奴打败,被迫西迁到葱岭,日夜图谋报仇,便决定联合这个民族,对匈奴进行两面夹击。然而,当时的汉朝对遥远的西域几乎是一无所知,穿越广袤无垠的匈奴领地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民族,似乎有些天方夜谭。当时身为郎官的张骞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个看似有去无回的重任。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的一百多人的探险队出发了,其中包括一个叫堂邑父的匈奴人。他们试图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穿越匈奴人占领的地区,很显然他们对这次出行估计得过于乐观,入境不久,就被匈奴人发现,就全部做了俘虏,被分别软禁起来。张骞被匈奴人扣留了十余年,甚至在匈奴娶妻生子,似乎已经溶入了匈奴社会。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对汉朝授予的使节信物,小心珍藏。后来他终于找到机会,和那位善于骑射的堂邑父逃脱匈奴监视,跋山涉水,历经艰辛,经过大宛、康居,到达大月氏。然而,迁徙到西域的大月氏在一个水土丰饶的地区已经安家落户,牲畜繁茂,丰衣足食,淡忘了昔日的仇恨,考虑到汉朝远隔千山万水,又忌惮匈奴彪悍强大,放弃了向匈奴复仇的打算。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只能悻悻而回。回来的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最后趁着匈奴内乱,在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出发时浩浩荡荡,回来时所剩之人无几。但汉武帝仍封他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这次出使,表面上一无所获,但经历了许多国家,掌握了大量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资料。从此,西汉初步知道了西域各国,甚至更远的印度、大夏的情况。张骞西行,也传播了汉朝的信息,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历史上称他的这次出使是“凿空”。这次出使西域,也激发了汉武帝开拓疆土,消除匈奴骚扰边疆的隐患,加强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雄心。于是接下来便发动了一系列对匈奴的战争。
  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张骞跟随卫青出征,由于他对匈奴地区水源和牧草分布情况了如指掌,帮助汉军赢得了一系列胜利,公元前123年,张骞被封为博望侯,但汉朝与西域的道路仍然险阻重重。张骞在大夏时,见到过蜀地生产的蜀布和竹杖,而当地人声称是从身毒即印度运来的。张骞大胆推测,可能蜀郡和身毒相通,因此建议汉武帝开通从蜀地转道身毒到西域的道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张骞派出使者,分四路向西南进发,由于各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缺乏交往,无法沟通,再一次无功而返。但却初步掌握了西南的情况,为进一步开发西南部奠定了基础。
  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说服从前匈奴的附属国乌孙,迁到河西故地,一起进攻匈奴,同时联络西域各国。此次出行,汉朝做了充分的准备,组织了三百多人的队伍,每人配备两匹马,并携带了数以万计的牛羊和金银丝帛,还任命了好多个持符节的副使,准备分别出使各国。张骞到达乌孙,传达了汉朝的旨意,然而此时的乌孙,由于内部纷争,已经一分为三,实力随之削弱,又畏惧匈奴的强大,不愿再向东方迁徙。张骞于是就分派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乌孙国派出向导和翻译送张骞回国,携带几十匹骏马,回报和答谢汉天子,试图加强两国关系。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过了一年多,这位敢于冒险,奔波四方,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先驱病故了。
  张骞开通西域,无论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此之后,汉朝不断向西发展,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把天山南北与中原内陆联成一体。中原和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络绎不绝,西域的各种物产向东移植,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