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司马迁(上)士可杀不可辱,他却选择了忍受耻辱;文死谏,武死战,他却选择了著书立说;立功、立德、立言,人们称之为三件永垂不朽的盛事,他最终选择了立言。他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大约生于公元前145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由于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司马迁对史学十分喜爱。他10岁就随父亲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他曾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功底。20岁时,从长安南下,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回到长安以后,入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与扈从。曾多次随驾西巡,出使巴蜀等地。这一系列的游历,既使他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收集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同时又有机会接触下层劳动司马迁(下)民众,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与认识。
  司马迁为后人留下的史学巨著《史记》,饱含了两代人的心血。司马家族世代都做史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与《春秋》一样不朽的历史著作,但愿望未及实现便去世了。临终时谆谆嘱托司马迁,一定要完成他的遗愿。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接触到了大量的国家的藏书和各种档案材料,为日后撰写《史记》这部鸿篇巨制做了扎实的准备。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正式撰写《史记》。
  然而,就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因为“李陵事件”差点将这一事业毁于一旦。
  公元前99年,武帝为了让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封侯,让他领兵讨伐匈奴,并派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做偏师,牵制匈奴军队。不料汉军主力无功而返,孤军深入的李陵却遇到了匈奴八万骑兵。李陵拼死反击,且战且退,匈奴死伤近万人,却紧追不舍,李陵苦战到在离边塞百余里的地方,弹尽粮绝,边塞主将畏敌如虎,不敢救援,李陵被迫投降了匈奴。李陵投降,满朝文武众口一词,诋毁责骂。司马迁仗义执言,为李陵辩护,结果触动了武帝的隐私,被判死刑。按当时规定,有两种办法可以免死;一是以重金赎罪,二是代之以腐刑,即阉割生殖器的酷刑。司马迁家境贫困,无力出钱免死。为了继承父亲志向,完成《史记》的著述,他只得忍辱接受了腐刑。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从西周以来就成为士大夫的信条,而司马迁遭受的却是世人最切齿的腐刑,他内心的悲恸是可想而知的。司马迁出狱后,不仅没有削职为民,反而被汉武帝任命为中书令,但这一职位本来是由太监担任的,这无疑对司马迁是一个更大的打击。但职位的升迁,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史料,追随武帝巡游四方,使他有机会看清帝王的真实面目,接触到下层人民真实的生活。从此,司马迁抑制住内心的巨大悲痛,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写作。把原来报效君王,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凌云壮志抛之脑后。
  大约在公元前93年,司马迁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前后共用了十六年时间。这是他穷尽一生的精力,忍受着身体与精神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伟大著作。全书共五个部分,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司马迁写成后并未命名,后人将其称作“太史公书”,从三国开始,才正式定名《史记》。历代史学家对《史记》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给受“巫蛊案”的牵连锒铛入狱的任安写了一封信,即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司马迁叙说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而得祸的经过,以及忍辱偷生的心情,表达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这以后,司马迁的事迹无可考证,据后人推断,大约逝世于汉武帝末年。
  司马迁遵照父亲的遗愿,以历史上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为榜样,身处逆境却未被逆境打倒,最终给我们留下了《史记》这部集文学、艺术与史学魅力于一体的伟大作品。他坚韧不屈的精神与他穷其一生精力撰写的《史记》一样,将成为后世子孙永远瞻仰与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