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老子塑像 黄老之说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包括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关于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般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时间在战国中期。黄老之学主要是由稷下先生们从老子学说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他们把老子学说从消极导向积极,把老子的唯心主义改造为唯物主义。虽然他们基本上站在道家的立场,但是又倾向法治,成为了道家的左翼。稷下黄老之学一开始就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它在稷下学宫中居于主导地位。
  黄老之学是继儒、墨、法之后兴起于齐国的学派,因其有田齐政权的支持,它在齐国的势力相当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而且著作也很多,“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著焉”。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这一指导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使汉初的社会迅速地恢复了元气,但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统治者对地方王国采取了任其发展的策略,使得地方势力不断发展,从而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呈现安定局面,但是各家并存,思想混乱,无为而治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求。怀有远大目标的汉武帝想把汉初的无为政治转变为一种积极进取的政治,儒学强调“文事武备”,其积极进取的特点与汉武帝的愿望相切合,儒学顺应时代要求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