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简史

黄巾军起义 东汉初年,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建武年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单于同东汉和平相处,边境安宁。北匈奴离汉边较远。他们控制着西域,常常侵扰河西和北方郡县。章帝时,北匈奴贵族到武威与汉人合市。73年,汉军出击北匈奴,至天山和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夺得伊吾(今新疆哈密西)。89年,北匈奴降者20余万人。汉军出塞3000余里,直至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命班固刻石而还。永元三年,匈奴败于汉军后离开了蒙古高原,向西远徙。鲜卑族占据了匈奴的故地。
  东汉初,西域北道诸国,复受制于匈奴。74年,东汉恢复西域都护。和帝时,窦宪连破匈奴,匈奴主力向西远徙。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123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再一次打通了西域道路。班勇以来,东汉以西域长史代行都护之职。建安年间,西域始与中原暂时断绝联系。
  东汉初年,乌桓、鲜卑常骚扰汉北方各郡。49年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长。
  此后百余年,乌桓叛服不常。光武帝末年,许多鲜卑大人陆续率部归附东汉。东汉击走北匈奴后,残留的北匈奴人与鲜卑人逐渐融合。在松花江流域,居住着以农业生活为主的扶余人。光武帝时扶余遣使奉贡。扶余东南鸭绿江流域的山地,聚居着高句丽人,光武帝时,高句丽使臣曾至京师奉贡。
  王莽末年,羌人大量入居塞内,与汉杂处。此后,他们苦于官吏和豪强的侵夺,常常起而反抗,屡次击败东汉军队。
  和帝、安帝以后,东汉统治集团腐朽,豪强势力扩张,轮流当政的宦官外戚竞相压榨农民,农民境况日益恶劣。184年,以黄巾为标志的农民军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战争暴发。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王朝。宦官、外戚集团失去了东汉王朝的凭借,经过短暂反复以后也就从历史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