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

拜将台:大将韩信像 拜将台亦名拜将坛、韩信坛,位于汉中城东南将坛中路和风景路之间。由南北分置的两座夯土台筑成,两台高各有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
  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场中央是韩信大将军的塑像,只见他身穿军衣,左手拿着一把宝剑,右手拿着将印,威风凛凛的站在用玉石打造的底座上,底座背后写着韩信的生平简介。
  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座高2米多的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台题字。碑阴刻《登台对》,即韩信登坛时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西碑为民国32年所立,碑阳刻有“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有著名学者祝绍周先生的七绝一首:“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
  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歇山式,由八根立柱支撑。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立柱上镌刻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题联、诗词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另一副对联是:胯下见辱不怒不惊有忍乃济,座上献策知己知彼好谋而成。
  连通两台的走道旁分别有张良和萧何的塑像。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指挥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军食,我不如萧何。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善于用他们,所以得天下。”虽然韩信、张良和萧何并称“兴汉三杰”,但张良和萧何在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其功绩与韩信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张良和萧何塑像两侧各有一碑,萧何塑像一侧的碑正面刻有“兵仙神帅”四个大字,这是后人对韩信的赞誉。张良塑像一侧为无字碑,立碑年代无从考证,但已经风化的碑体使人感受到她有一份凝重、一份苍桑!这饱经沧桑的无字碑,终年栉风沐雨,傲然兀立,它要告诉我们什么?韩信的成与败、功与过、得与失,有谁可以公正地评说?
  2000年底安放于拜将台的汉中世纪大钟,重达11吨,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铜钟,其声宏亮,气势壮观,与拜将台交相辉映。
  拜将坛北门的门楣上写有“国士无双”四个字,“国士无双”是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对韩信作出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古往英雄再无二人有此殊誉,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也证明韩信无愧于“国士无双”的称誉。
  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虽然当年旌旗飘扬,三军侍立,甲仗耀日的宏大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登上翠柏常青、拜台高筑的拜将坛,人们还是禁不住对风雨千秋的拜将坛联想万千。
  拜将台于1986年12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汉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