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公元553年~604年),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陈朝自武帝开国,纲纪粗备,天下渐渐安定,江南之地号称富庶。后主陈叔宝即位之后耽于诗酒,专喜声色。后宫有一个美人,名叫张丽华,后主为太子时,被选入宫,拨为东宫侍婢。当时后主的龚、孔二妃,花容月貌,皆称绝色,并承宠爱。后主正式即位后,册封张丽华为贵妃。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屏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宠爱。后主嫌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张丽华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脱儿、李善度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陈叔宝热衷于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这些人不理政治,天天与陈叔宝一起饮酒做诗听曲。每次宴会,妃嫔群集,诸妃嫔及文人骚客杂坐联吟,互相赠答,飞觞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词艳语,并选特别艳丽的,谱上曲子,令宫女们学习新声,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成为有名的亡国之音。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问。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消息传入长安,正值隋文帝开皇年间。文帝下诏列举后主二十大罪,散写诏书二十万纸,遍谕江外。文帝还修建了许多战舰,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总管韩擒虎、贺若弼等,率兵分道直取江南。隋兵有五十一万八千万,东接沧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陈叔宝却深居高阁,整日花天酒地,不闻外事。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及州郡相继告急,后主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
隋兵渡江,如入无人之境。沿江守将,望风尽走。待到隋兵百万压境,后主才开始害怕。隋军直入朱雀门,陈朝的大臣皆散走。后主奔至后堂景阳殿,与张丽华、孔贵嫔三人并作一束,同投井中。隋兵入宫后,问后主哪里去了。内侍指井说:“这里。”井里面漆黑一团,呼之不应,往下扔石头,才听到里面有求饶的声音。用绳子拉上来,才发现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同束而上。据说三人被提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蹭在井口,后人就把这口井叫“胭脂井”。
后主朝见隋帝,文帝赦其罪,给赐丰厚。叔宝每日喝醉,罕有醒时,他的好日子就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仁寿四年,死于隋大兴城,时年五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