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率军返国,中途在山下扎营休息。鸠摩罗什说:“不可以在此地停留,否则全军将士必定狼狈不堪,应该把军队迁往高原上。”吕光不理睬鸠摩罗什的建议,依然故我。当天晚上,果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有数丈深,将士死亡数千。此时,吕光方才暗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神异。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推算时运和定数,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发现福地,适合居住。”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离开。当大军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传闻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并自立为帝,国号凉(史称后凉),建元为太安。
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拥有关中之地,曾虚心请鸠摩罗什莅临,但是吕氏王族,恐怕神奇智慧的鸠摩罗什,一旦为姚苌所用,将会不利吕氏建立的凉国,于是不准鸠摩罗什东行。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又派遣使者到凉国敦请鸠摩罗什,但依然徒劳无功。后秦姚兴弘始三年五月,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西伐凉国吕隆,吕隆军队溃败,至九月吕隆上表归降,鸠摩罗什才能前往关中,此时,他已五十八岁了。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税,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鸠摩罗什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手经》、《成实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经》、《坐禅三昧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两百九十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与原梵本有所差距。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因此,他翻译的经典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他致力弘扬的是大乘中观思想,他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有巨大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道生弘扬于南方,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此外,《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鸠摩罗什在佛教史上,承先启后,功不可没。
鸠摩罗什只著有《实相论》二卷,以及注解《维摩经》,他的文辞婉约清丽,不待删改而文采斐然。曾与庐山慧远书信答问,后人特将他回答慧远问大乘义十八科三卷,辑为《大乘大义章》。
罗什译经不辍,直到后来死于长安。圆寂之前,他发出誓言:“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于是在逍遥园火化。形骸已粉碎,只有舌头依然如生。罗什一生命运坎坷,而且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也限制了他的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罗什的外国沙门说,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