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开封大相国寺-天王殿天宝六年(公元555年),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原为信陵君的故宅,创建寺院后初称为建国寺,毁于战火。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相王李旦即位,钦赐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大相国寺建筑宏伟,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僧侣和使者前来参拜和切磋佛法。
  相国寺现存来自马来西亚的佛舍利一粒,洁白完好,珍藏佛经两部,分别为清乾隆版《大藏经》和日本版《大正藏》。现存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
  天王殿五间三门,飞檐挑角,黄琉璃瓦盖顶,居中塑有一尊弥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颜开,坐在莲花盆上。两侧站着四大天王,他们个个圆目怒睁,虎视眈眈,大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持珠握蛇者为广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远而得名;手持红色宝伞者是多闻天王,他以闻多识广著称;持宝剑者是增长天王,他希望世间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大大地增长起来;最后怀抱琵琶的是持国天王,他弹奏着八方乐曲,护持着万国和平。
  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别具一格,世所罕见。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五百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生动,他们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桥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头,或俯首,形态逼真,情趣无限,堪称艺术杰作。罗汉殿中间,有一木结构八角亭高高耸立,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高6.6米,是在乾隆年间,由艺术巨匠用一株白果树雕刻而成,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手心有一只慧眼,总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传说,古代有一位明君,身患重病,敌国趁机进犯,举国不安,而众医又久治不愈,形势十分危急。有一个仙人下凡,路过此地,指点说只有亲人的双手双眼作“药引子”,才能治俞国王的病。国王的三公主深明大义,毅然为父王献出了生命。佛祖深为感动,特封她为千手千眼观音,专为万民除灾解难,百姓拥戴三公主,为其塑金身,香火不断。
  藏经楼位于整个寺院的后半部,这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雕梁画拣,富丽堂皇。原为珍藏经卷之处,因天灾兵火,经卷文物大多散失,尚有相国寺传法手卷八帧,现存于开封博物馆,现在该楼为开封书画院的活动场所,楼上楼下布满了各种风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供游人观赏选购。
  寺内东角有个亭子,悬铜钟一口。高2.67米,重5000余公斤,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该寺的珍贵文物。该钟霜天一杵,钟声悠扬深远,声震全城,因此“相国霜钟”为汴京八景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宝刹重光,再现辉煌。大相国寺自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并复建了钟鼓楼、放生池、山门殿、牌坊等建筑。如今的相国寺,不仅以它古往今来的盛名为人们所向往,且成了开封元霄观灯,重阳赏菊,盆景观赏,花鸟鱼博览及各种文化娱乐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