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魏石刻
这是1970年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一方无研石附件的方砚。
长宽各约21厘米,高8.5厘米,其方整的造型,宽大的四足,显得稳重厚实。砚心两侧浮雕耳杯形水池和方形笔舔,两端有鸟兽作饮水状,砚面对角有莲花座笔插及联珠纹圆形笔舔,周边雕有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四组图案。更引人注目的是,砚的四个侧面均以连珠纹分割成七幅独立式的浮雕图案,图案中的力士、飞禽、朱雀、莲花等,造型优美生动,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