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
杨玉环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她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身姿,竟然使游鱼也动了爱慕之情,纷纷成群结队,沉集在有西施身影的水里不愿离去。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美名,就在附近流传开来。
  落雁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曲调哀婉悠扬,感天动地,竟使高飞的群雁也为之所动,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于大漠之中。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闭月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天上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义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都比不过,还不好意思地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因貌美娇艳,无与伦比,被唐明皇选做贵妃。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到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给人以“含羞带愧”的样子。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误以为这草因杨玉环的婀娜多姿、绝代靓丽而蒙羞带愧。此事很快传进唐明皇的耳朵,龙颜大悦,连连赞叹贵妃有“羞花”之美。于是“羞花”就成了杨玉环姿色超群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