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607年),字昭玄,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杨坚为北周丞相时,引入相府为司录。高颎聪明过人,办事干练,渐受重用。相州尉迟迥起兵讨杨坚,高颎请将兵平叛,以功封柱国,升相府司马。杨坚称帝后,高颎即出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朝中首相。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文武大臣均经他引荐。隋初制度、律令均出其手。高颎主持军国大事,居功最多。
杨坚建立隋朝后,开始筹划统一南北的事情。他向高颎询问计策,高颎提出故意趁南方农忙时节做出攻打的假样子,等陈朝放弃农时准备应战便马上撤退,借此麻痹陈朝,让陈朝产生懈惰心理,疏于防范,然后一击而胜。恰逢陈宣帝病死,高颎宣称古礼不攻打服丧的人,于是班师回朝。如是数次后,陈朝慢慢放松了警惕。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下令五十万军队大举伐陈,共分三路,所向无敌,很快攻入陈朝首都建康。杨广想留下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高颎认为自己不能留妖姬而误国。于是杀了张丽华,也从此得罪了杨广。
灭陈后高颎因功被封为上柱国,晋爵齐国公,赏赐极为丰厚。其后又率兵抗击突厥,保障北境安全,为隋初安邦定国的元勋。此后,一些妒忌的人开始在文帝面前进谗言,文帝并不为所动。他有时出游,即命高颎留守京城,回京便大加赏赐。高夫人生病,文帝还亲自去探望,并把太子杨勇的女儿嫁给了高颎的儿子。
但是到了开皇末年,高颎开始失宠。而这时候太子杨勇因其生活奢侈贪恋女色,也逐渐失去了隋文帝和皇后的欢心。晋王杨广却投合父亲心思,很受独孤皇后宠爱。隋文帝有一次征求高颎的意见,高颎坚持长幼有序。独孤皇后知道后,便想除掉高颎。高颎的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就劝隋文帝帮高颎另娶,高颎泪流满面地推辞了。后来高颎的爱妾生了个儿子,独孤皇后认为他言行不一,不值得信任,于是隋文帝从此开始疏远高颎。
公元598年,隋文帝打算征高丽,高颎劝阻,但文帝坚持己见,还请高颎再次出马担任元帅长史(参谋总长),辅佐幼子汉王杨谅出师。结果疫病流行,无功而返,因其出师时并不都顺着杨谅的心意,杨谅为此怀恨在心,回来就在独孤皇后面前哭诉。隋文帝对他更有怨言了。
不久,上柱国王世积因事被问成死罪,审理时牵涉到高颎。文帝不顾朝中大臣的联名上书,免了高颎的官职,不久又废其为庶人。隋文帝去世后,杨广即位,被重新启用,任命为太常卿。杨广早就因为张丽华之事对高颎心怀不满,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其对炀帝奢侈生活和当时的政事有所非议,被人告发诛死。
高颎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以天下为己任,他做宰相的二十年间,朝野上下无不推服。高颎冤死,天下人都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