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

杨贵妃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使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名流千古,其中流传最广的有这样几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几句诗,可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最浪漫、最痴情的誓言,它把杨贵妃与唐玄宗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描写得如此缠绵悱恻,令无数后人为之神往。事实上,杨贵妃与唐玄宗并不是像白居易所说的那样纯粹因感情而结合的。
  杨玉环出生于公元719年,她从小就能歌善舞,而且聪明伶俐、美貌过人。但她也并非天下无双的美女,根据史书记载,她的姐姐虢国夫人更是国色天香,甚至不化妆就可以明艳照人。杨玉环虽然相貌并非绝色,但因为她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天分,使她成为一个秀外慧中的绝代佳人。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唐玄宗见到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便为她的丰姿倾倒。
  为了将自己的儿媳接到自己身边,唐玄宗想出一个迂回的办法,他先降下旨意让寿王妃杨玉环出家做女道士,并且赐法名太真,然后又把这位太真道姑接到皇宫,做了他的嫔妃。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到了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正式在天下人面前确立了二人的关系。
  杨玉环不仅容貌出众,更具有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她的琵琶技艺妙然出众,许多公主王妃都争着做她的弟子。杨玉环的舞蹈艺术尤为出众,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曲》后,杨贵妃稍加浏览,便依韵而舞,歌声婉若凤鸣莺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现了一种飘渺神奇的意境,她对乐曲的领悟之深,表现力之强,令玄宗兴奋不已,亲自为其伴奏。在对《霓裳羽衣曲》的配舞中,杨玉环注意吸收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因而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并与乐曲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步,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
  杨玉环以其美貌和才华受到多才多艺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百般赏识和宠爱,成为他人生旅途上的知音,因而发出“朕得杨贵妃,如获至宝也”的感慨。
  从外表看来,唐玄宗与杨贵妃十几年如一日,情深意重,完全是一对美满的夫妻,实际上,虽然温情依然存在,唐玄宗对她的宠爱也并未减少,但他们之间的蜜月期早已过去。虽然杨贵妃号称“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唐玄宗也并未放弃对其他女性的占有,这位风流天子一面和杨贵妃海誓山盟,一面和她的姐妹共度春宵。杨贵妃得到了荣华富贵,得到了宠爱和娇纵,但是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真感情,也没有得到唐玄宗与她长相厮守的承诺。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美女,她们所以知名,都是因为她们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她们一旦与政治有了瓜葛,便再也无法脱身。西施、王昭君、赵飞燕、貂禅,最后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与他们相比,杨贵妃似乎更幸运一些,因为她在政治场中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可是,这份爱情最终依然被无情的政治撕破,由此看来,她又似乎更加不幸。
  杨贵妃受宠之后,她的家族也随之兴隆起来,母亲、姐妹、堂兄弟等都受到皇帝的封赏,堂兄杨国忠更是做了权倾朝野的宰相。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逐渐对政事产生倦怠,政治日趋腐败,就此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因为安禄山发动叛乱进攻长安,杨贵妃跟随唐玄宗仓皇出逃,在马嵬坡驻扎的时候,禁军将领陈玄礼在太子李亨的指使下发动兵变,逼迫唐玄宗杀掉杨贵妃。在众叛亲离之下,唐玄宗只能忍痛割爱,让心腹高力士缢死杨贵妃。这位三十七岁的贵妃,在经历了人生最得意的荣耀之后,为大唐帝国、为唐玄宗做了替罪羊,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杨玉环死后五十年,白居易为杨玉环写了《长恨歌》,记录了李隆基和杨玉环这段悲情马嵬坡的孽缘。后世文人们也编写出很多剧目演绎杨贵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