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向来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中国古代的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都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纵然怀有雄心壮志,她们的政治理想也难以实现,她们的治国才能更无法施展。但是在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也可以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女子从政也成为可能。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她受到母亲武则天的影响,十分热衷于政治活动,凭着家族的影响和个人的才能,她在唐前期的政坛上叱咤风云,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最有魄力也是最富谋略的公主。
太平公主出生在唐高宗统治的中前期,当时正是唐代社会平稳发展的时代,大概正是因为见到当时的这种局势,唐高宗才会赐给自己喜爱的小女儿这样一个封号。可是,谁都不曾想过,太平公主成长之后,却没有享受片刻的太平,相反,却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一路挣扎,一路打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少年时代的太平公主,无论相貌还是性格,都与母亲武则天十分相似,武则天觉得这个小女儿就好像是她的分身一样,因而对太平公主十分宠爱。在母亲的娇纵与父亲的宽容之下长大的太平公主,并没有变成粗暴鲁莽的无知少女,而是十分好学,聪明果敢而又坚毅沉着,可以说,武则天三十岁的时候才有的涵养与谋略,太平公主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全部拥有了。可是,她只是唐朝的公主,如果按照历代王朝的规矩,她永远也不可能和自己的兄长们争夺皇位的继承权,只因为她是一个女子。
太平公主并没有在无奈中消沉,因为她生活在武则天的时代,当武则天掌握了唐朝的最高权力,并且以女子的身份临朝称制之后,女子不能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禁令也就不攻自破了。素来就对政治跃跃欲试的太平公主获得了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机会,她一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方面四处招募有识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在唐朝宗室万马齐喑的武则天时代,她是唯一能在政治上有作为的皇室后裔,甚至还一度请求武则天立自己为“皇太女”,要做皇位的继承人。
因为在政治抱负上和武则天相似,在政治志趣上和武则天相投,又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所以武则天对她十分器重,甚至不顾当时的法令限制和众人的非议,赐给她过多的封邑。尽管如此,太平公主作为一个女子,仍然避免不了自己的悲剧。她先嫁给薛绍,薛绍死后,为了政治利益,她又被许配给自己的表兄武攸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感情,除了权力和荣华富贵,她还剩下些什么?权力和荣华富贵也不能永久陪伴她,她只能靠政治上的得意来冲淡自己黯淡的家庭生活。
在武则天时候,太平公主在政治上基本上是收敛的, 但在武则天临终之前以及死后,她却大露峥嵘。当时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倚仗宠爱,权势冲天。后来武则天重病不起,张易之兄弟深感朝不保夕,便密谋反叛。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协助张柬之等人及时粉碎了他们兄弟二人的政治阴谋,恢复了唐朝的江山,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景龙四年(710年),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又协助自己的侄儿李隆基除掉了企图篡夺政权的韦后和安乐公主。
在这两场政变中,太平公主果断沉稳的政治作风令大臣们十分折服,他们甚至觉得太平公主是大唐江山的保护伞,纷纷投靠到公主门下,以致当朝宰相都多数出自公主亲信,禁军的指挥权也由她控制。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的生活是很奢侈的。特别是她掌握了权力以后,更是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她的土地庄园遍布京畿地区,所用器物,大多从江南、巴蜀和岭南地区购买,为她运送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太平公主的私生活也比较混乱,史书上记载跟她私通的就有三人。
太平公主的权势如日中天,让皇室成员再次产生恐惧心理,唯恐公主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她的侄子、太子李隆基与公主展开了明争暗斗。在诛杀韦皇后一伙前后,其与李隆基的关系是不错的;李隆基也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壮大自己。后来,唐睿宗将李隆基立为太子时,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满——李隆基成为太平公主新的政敌。终于,在李隆基即位称帝的时候,太平公主试图再次发动政变改变政局,被李隆基先发制人控制了局面。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突然起事,与亲信率家兵三百余人,首先杀了太平公主安插在身边的朋党,然后追捕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惊恐万状,先逃入南山寺,三日后返回家中,被李隆基赐死。
唐朝自武则天以后,陆续出现了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一批干政的女人。太平公主的死,结束了唐朝的“女人干政”时代。也许,太平公主永远都没有想过,她终究有一天会身败名裂,而在她身后,如何评价她一生的功过,也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的难题:她究竟是大唐的功臣,还是利欲熏心的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