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

高力士-雕像 高力士(684—762年),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 祖籍高州良德霞洞堡(今广东省高州市电白县霞洞镇)人,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高力士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内出现的纠纷。开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审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小事由其处理,大事才交呈玄宗裁决,玄宗甚谓“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当时朝上,连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争相巴结高力士,而诸王公主更称高力士为阿翁,甚至连太子都喊他一声二兄,驸马们都称他阿爷。其资产富过王侯,虽国库亦不能及,民间流传他在长安修建佛寺铸钟,大宴百官贵人、豪商富贾,规定击钟一次须纳礼钱十万,王公贵族极力谄媚,“有佞悦者至二十扣,其少亦不减十”。此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并不如他的徒子徒孙那般专权,仅及擅权。
  安史之乱爆发,高力士随玄宗幸蜀,在马嵬驿时,六军不发,诸将在格杀杨国忠后,又将矛头指向杨贵妃,陈玄礼等请杀杨贵妃。玄宗最初不肯,高力士说服玄宗,将杨贵妃领至佛堂让其自缢。唐玄宗退位为太上皇后,继位的唐肃宗与玄宗不睦,高力士护主心切,为当权的宦官李辅国所恶,因此被弹劾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按律高力士本该斩,但顾及高力士对玄宗的忠心,于是将他流放。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在郁闷中驾崩,始终渴望回京侍奉太上皇的高力士虽被赦还朗州(今湖南常德),闻知先帝已驾崩后,悲痛地绝食7日而死,年73岁。继唐肃宗位的唐代宗赠高力士扬州大都督的官位,遵先皇遗诏陪葬唐玄宗之泰陵(今陕西蒲城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