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某个特定的时代,但他们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也不属于任何时代,他们的气质与性格,让他们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里脱颖而出;他们的风度与襟怀,让他们在浩淼无穷的时空中显得弥足珍贵。
  他们也许不缺少朋友,但每当一个人去思考人生、怀念历史的时候,他们心底那种无尽的孤独就会流淌出来,在他们的笔尖凝结,在他们的诗文中跳跃。
李白   “飘然思不群”,正是他们的人生写照。而大唐盛世中,这样的人物,就惟有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关于他的籍贯,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李白是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也有人认为,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来才迁移到四川定居。
  李白的父亲是一位家境富裕而不愿意做官的奇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李白,比较向往自由,而且生性浪漫脱俗。他自幼读书兴趣就十分广泛,很早就显露出了诗歌写作的才华。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秋天,李白辞别自己的亲人,出门远游,从此开始了他大半生的飘泊旅程。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长江、黄河下游的都市与山川。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为了在政治上有所发展,李白由南阳启程来到长安,这时他刚好三十岁。这一次在长安的游历约三年左右,其间李白一直隐居在终南山,和朝野的著名人士来往,希望能够得到王公大人的引荐而做官。当时,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在终南山设立了别馆,王维等著名的文人就经常到公主的别馆做客。李白也曾经结识玉真公主,但却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官职,他最终怀着失意的心情离开了首都。
  开元二十年(732)夏天,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游历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到任城。这段时光里,他经常与孔巢父等人在徂徕山聚会饮酒,人称“竹溪六逸”。后来,李白又开始了游历全国的旅程,而且每到一处就吟诗纪念,这样一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就连太平天子唐玄宗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在玉真公主的引荐下,唐玄宗征召李白入京。李白到达长安之后,被任命为供奉翰林,作为唐玄宗的文学侍从,负责草拟文件的工作。
  李白刚刚接受任命时,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报答唐玄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可是,因为他天生骄傲,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他们对李白进行诋毁和诽谤,一年多以后,李白被迫辞官,再次离开长安。这次做官的生涯虽然短暂,但对李白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后所写的诗文,也比前期更加成熟,更有一种凝重和深沉的情怀。
  后来,李白和杜甫等文人相识,互相之间写诗交流自己的文学心得和政治看法。李白对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掌权、贻误国家的行为表示愤慨,同时也对国家的前途表示担忧。果然,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李白为了拯救国家,到永王李璘的部下担任幕僚,还写下了“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诗句。可是,因为李璘和唐肃宗李亨之间的矛盾,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后来虽然被赦免,但却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终于在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在当涂。
  青年时代的李白,喜好剑术,颇有侠客风范,他所做的古体诗《侠客行》就可以看作是对自己游侠精神的一种纪念:“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行为方式上,他接受了道教超脱世俗的思想,同时也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在《将进酒》中,他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楚辞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而他的诗歌,也充满了盛唐气象的大气、慷慨、乐观、自由精神,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触十分敏锐,所以,他能够用自己的诗来描绘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唐盛世,也通过自己的诗来谱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他的性格与他的文学风格浑然一体,令许多当代的人为之倾倒,更让无数的后人由衷地佩服。正因此,他的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