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阿勒泰市郊外的旷野上,有一堆黑色巨石,有人说是陨石,也有人说是一种特殊的金属矿石,但引起考古学家注意的却是黑石头上雕刻着的草原石人。
草原石人是亚欧大草原上一种重要的文化遗迹,近100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石人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遗存,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为求灵魂不灭,便为自己雕刻一尊武士形象的石人。但更广泛的调查发现,某些石人和突厥石人之间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那么它们又是什么人留下的呢?
石人的存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除了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利亚草原,以 及我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穿越中亚腹地,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着石人,它们没有国界的区分,成为北方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北方草原上曾生活过多个游牧民族,谁才是石人真正的主人?
由于现在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比如说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没有立石人的习俗,因此石人的族属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据说石人身后都会有墓葬,因此专家首先想到要在墓穴中寻找证据,但现实中关系保存完好的石人和墓葬极少,即使找到了类似遗迹,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专家们一般只清理那些被盗和被破坏过的墓葬。由于游牧民族葬俗本来就很简单,这种被破坏的墓穴里,就更难找到直接的证据。一时间,鉴定石人身份的问题遇到了很大困难。
在《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辉形象。上世纪中叶,专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明确记载这是突厥贵族的墓葬。
在阿勒泰市文管所里,有几尊石像被认为是典型的突厥石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这种武士型石人正是突厥石人的代表,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就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石人的意义,大概是古人认为它具有通灵的作用,即使人死之后,他的灵魂也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他的灵魂就不会消失。
有考古学家发现石人的出现和“秃头人”有关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荒原深处发现一大片古墓葬群,在这座被称为“切木尔切克”墓葬群前,人们看到有5尊石人立于墓的东面,都是由黑色岩石雕成,石人的脸廓和眼睛都呈圆形,面颊上还刻有三角状饰纹。
专家们一共在此挖掘了30多座墓葬,在出土文物里,有一类陶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种陶罐呈橄榄形,上面雕刻着水波样的弧线纹,他们认为陶罐属于一种叫“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卡拉苏克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而突厥人生活于隋唐时代,它们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石人当然就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那么在3000多年以前,是谁在黑石头上留下了自己的雕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