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庙

济渎庙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济源市西北济水发源地,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生产十分低下,科学很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随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兴云布雨,关系五谷收成。因此,封神祭祀,一直延续到清代。
  济渎庙坐北朝南,总体面积布局呈“甲”字形,总面积86255平方米,现存古建筑72间,占地10万余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山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和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这里庭院深深,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绿水环绕,不仅是古代祭祀胜地,更是典型的北方古典园林。
  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此庙。济水在上古时已是名川大河,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庙内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始自北宋,历元、明而迄于清,绵延千年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