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

李渊起兵,即晋阳起兵,或称晋阳兵变。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宇文泰手下的八柱国之一,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同胞姐妹,李渊承袭爵位,娶了北周大臣窦毅之女,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临汾人柴绍为妻。公元617年,李世民他看到隋朝的统治已经动摇,暗中便产生了夺取天下的志向,他散财结客,倾身下土,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刘文静因与李密通婚,被连坐下狱。李世民到监狱探望他,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刘文静建议,趁隋炀帝避难江都,李密围攻洛阳之机,在晋阳起兵,乘虚入关,攻克长安称帝。李世民大喜,暗中在作各种准备,并把这个计划告诉父亲李渊。
  唐高祖李渊不久,突厥入侵,隋炀帝命令李渊领兵御寇。李渊在短期内未能击退突厥,隋炀帝派遣使者到太原,要把李渊押往京都问罪。李世民与裴寂等劝李渊早定大计,起兵造反,获得了李渊的同意。李渊父子的这些举动,被太原副守王威、高君雅觉察。王威、高君雅准备除灭李渊父子,李渊先下手,派李世民将二人诱杀了。李渊派刘文静和突厥始毕可汗讲和。免除了后顾之忧。然后,李渊传檄各处,自号义兵。西河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攻西河郡,高德儒闭城拒守。李世民指挥士兵猛攻,并自为前驱。冒死登城,一举攻下西河郡,杀高德儒,其余将士不加问罪。
  公元617年秋,李渊在晋阳誓师出征,并传檄郡县,以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作号召。李渊自称大将军,使李建成统率左军,李世民统率右军,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随李渊起兵的,还有李渊的女婿柴绍、李渊的侄儿李孝基、李孝恭、李道宗等,此外,还有刘文静、裴寂、武士彟、长孙顺德、温大雅、刘弘基、殷开山、侯君集等人。
  当时,河东郡未打下,李渊想领兵西取长安,但犹豫未决。裴寂认为,屈突通拥重兵据河东,如果攻长安不下,就会两面受敌,不如先攻下河东郡城。李世民则认为,应乘势取长安,据关中以定天下。李渊采取折中的办法,留刘文静等围河东郡城,自领大军渡黄河至朝邑(今陕西朝邑县),然后兵分两路。李建成左军据永丰仓,保证了全军的粮食供应,守潼关防止东方的军队入关。李渊、李世民率领右将军直趋长安,沿途郡县的官民纷纷归附。
  十一月,李渊打到长安。长安留守官阴世师,骨仪等据城抵抗。李渊、李世民指挥军队猛攻,打下长安城,杀阴世师、骨仪等十余人,其余官吏将士都赦免。狱中囚犯,多令释放。李渊立十三岁的代王杨侑为皇帝,就是隋恭帝,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本是隋臣,公开反隋,就会给敌对势力以讨叛的借口,用太上皇名义取消隋炀帝的地位,用隋恭帝的名义招降隋官,李渊入城后,颁布了与民众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一切苛禁,这样,关中民众都归附李渊。
  晋阳兵变,李渊攻入长安的消息传到江都,隋炀帝万分惊恐,但他已知难以挽回败局,愈益荒淫无度。后宇文化及等人发动江都宫变,隋炀帝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