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713年—741年)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这段时期唐王朝国势强盛,在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盛世景况,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唐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唐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
唐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在各道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才方面,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唐玄宗先从经济方面入手改革。打击豪门士族,争夺土地劳力;改革食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玄宗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发展农业。
玄宗在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以及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在外交方面,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同时,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唐王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繁荣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在“开元盛世”期间,唐代人口增长到五千二百九十余万人。唐代的商业亦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全盛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