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1100年—1156年),中国北宋皇帝,即赵桓。初名亶,崇宁元年(1102年)改名桓。宋徽宗长子。初封韩国公,后晋封京兆郡王、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皇太子。
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举兵南侵,徽宗下罪己诏,传位于赵桓,以稳定人心。即位后,改年号靖康。在李纲等主战派要求下,钦宗被迫下诏拒敌。军民协力,挫败金兵对开封的围攻。开封缓解后,派要员赴金营求和,接受屈辱性条件。时数十万勤王军已至开封,他却依赖主和派,并罢黜李纲,涣散军心。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再南犯,攻破开封。钦宗接受金朝条件,下令搜刮民财献敌,并令各州县投降。次年,被迫亲赴金营,被扣。金兵大肆勒索掠夺后,俘徽宗、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携大量礼器、珍宝北去。北宋遂亡。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等人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徽宗一行分乘860余辆牛车,由彼此语言不通的胡人驾车,一路凄凄惶惶,受尽屈辱折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五日,徽宗见到韦贤妃(赵构母)等人乘马先行而去,竟不敢吱声,不觉五脏俱裂,潸然泪下。四月七日,徽宗妃嫔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乘机奸污。八日,抵达相州时,适逢大雨不断,车皆渗漏,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又被金兵奸淫,死者甚多,徽宗长吁短叹,却无可奈何。北上途中食物匮乏,又连日风雨大作,宋俘饿殍满地,惨不忍睹。
钦宗出发时,被迫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骑着黑马,由金人随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但受尽旅途风霜之苦,还备受金军的侮辱。钦宗时时仰天号泣,辄被呵止。日暮宿营时,金兵“絷(zhì)帝及祁王、太子、内人手足并卧”,以防逃跑。四月十日,自巩县渡黄河,驾车的人对随行的同知枢密院事张叔夜说,将过界河,张叔夜悲愤难抑,仰天大呼,扼吭而死。五月下旬,过太和岭时,钦宗等人都被缚在马背上。七月二十日,徽宗、钦宗在燕京相见,父子抱头痛哭,悲愤不已。徽宗原以为生活可以就此安定,不料九月,金人又将徽宗父子迁往更远的上京,因为南宋势力渐强,金人怕他们夺回徽宗父子,而在同南宋的交涉中失去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样,徽宗父子不得不再次承受颠沛流离之苦。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徽、钦二帝抵达上京,金人命他们身穿孝服拜祭阿骨打庙,这被称为献俘仪,实际上是以此羞辱北宋君臣。然后,又逼着他们父子到乾元殿拜见金太宗。接着,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这也是中原皇帝玩过的把戏,隋文帝灭陈,封陈叔宝为长城公;宋太祖灭南唐,封李煜为违命侯。此外,韦贤妃以下300余人入洗衣院,朱皇后不堪受辱,投水而死,男子则被编入兵籍。
不久,金人又将徽、钦二帝赶至荒凉偏僻的边陲小镇——五国城,他们从此就居住于此,直至去世。
徽宗在五国城生活了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病死。钦宗异常悲痛,身心受到沉重打击。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关系有所缓和,韦贤妃由五国城归宋。她离开时,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归宋,自己当一太乙宫主足矣。高宗担心其兄回来后威胁自己的帝位,表面上高喊迎回徽、钦二帝,内心却巴不得他们客死异地,因而他终生都在与金人议和,根本无心恢复中原。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宋钦宗病死。然而,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钦宗死讯才传到南宋。高宗表面上痛不欲生,内心却暗自高兴。七月,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宋钦宗死因另据《大宋宣和遗事》,1156年6月,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他与徽宗先后死于金朝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