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简史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都城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太祖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其政策影响深远,一方面使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蛮夷。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59年,后周世宗病逝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位,皇帝年幼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曾经结拜为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公元960年元旦,宫廷正在欢庆新年,忽接北方紧急军情,契丹与北汉入侵,宰相范质、王溥仓促中不辩真伪,立即命禁军大将赵匡胤率军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弟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史称陈桥驿兵变。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应邀参加这次宴会的,有高级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席间,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当了皇帝以后,却整夜不能安睡。”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列位固无异志,但若部下有贪图富贵之人,有朝一日也强将黄袍加身,你们不想当皇帝也不行了。”石守信等人惶恐着请太祖指一条生路。太祖便委婉诱导他们交出兵权,出守藩镇,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创下永久的家业。还可多养些歌儿舞女,每日饮酒取乐,以尽天年。这样,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石守信等人大悟,第二天便上表假称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太祖欣然同意,罢免了他们的军职。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不久,太祖以同样方法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至此,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