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简史

宋太祖在位时期,宋朝的统一战争还在继续,五代十国的局面还没有完全结束。宋太祖死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终年50岁,在位17年。继承太祖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后改名为炅。当时,太祖的儿子赵德昭26岁、德芳18岁,完全可以继承帝位,为什么太祖不传子而传弟?据传当时太祖病重,赵光义入宫探视并摒退宦官、宫女。太祖身边近臣都只能远远地望见:烛影之下,光义不时离开座位,好像有所谦让躲避。一会儿,太祖一边拿着柱斧戳地板,一边大声对光义说:“好为之。”当夜,太祖死于万岁殿。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烛影斧声”之谜。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赵光义继位是有合法依据的,叫做“金匮之盟”。传说杜太后于建隆二年(961年)病危,急诏太祖、赵普入受遗命。杜太后吸取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而亡天下的教训,令太祖死后,将皇位让给二弟光义,光义传三弟廷美,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之子)。杜太后叫赵普当场写下誓书,太祖装入金匮。这个“金匮之盟”在太祖死后6年,才由已罢相在家、郁郁不得志的赵普说出。赵普因此得到太宗赏识,再度入相。
  早在宋太祖在位时,就曾三次攻打北汉,但北汉刘氏政权仰仗辽兵相助,久攻不克。赵光义继位,经过充分准备,再次攻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派大将潘美等分路出兵,围攻太原。其后,太宗又亲赴前线督师。在白马岭一战中,辽军统帅塔尔不顾耶律沙所劝,仓猝出战,辽军损失惨重,其后,宋军连克孟县、隆州、岚州,翦除太原附近的羽翼,太原城成了孤城一座。北汉外绝援军,内乏粮草,军心动摇。五月,刘继元投降北宋,北汉遂平,宋朝得到了10州40县。至此宋朝完成了中国的局部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朝在统治期间,同样由于政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四川一带自晚唐起就比较富裕。入宋以后,朝廷对其加征赋税,又设置禁止商旅私自买卖布帛的“博买务”之职,官府和兼并势力趁机贱买贵贩,谋取暴利,使因地狭民稠、耕稼不够供给的四川黎民苦不堪言。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等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率众起义。王小波宣言:“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领导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用人,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乘虚攻占了剑门关,经栈道长驱入川。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杀死3万义军,李顺战死。十一月,李顺余部失败,起义被镇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