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形火器,指的是宋元时期出现的一种以巨竹为筒,内置子巢的军事武器(此处的巨竹、子巢分别是指较大的竹筒和子弹,其中,子弹可能是石块或铁块类的东西),是现代枪支的雏形。当然,这种火器除了要有竹筒与硬物外,还装有火药。而火药是由炼丹的方士发明的,当时的火药是由硝石、木炭、硫磺等构成的一种混合物。有时人们还会在这种混合物里加上一些草药,并将其用猪大肠包起来。这样,当火药被点燃时,猪大肠就会因气体而急度膨胀,体积迅速变大,并在狭窄的竹筒内极速推动子弹射出并伴有响声。
管形火器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与先前的一些燃烧性火器和爆炸性火器相比,有着不可小觑的独特之处。这是因为燃烧与爆炸性两种火器虽也有较大的杀伤力、破坏力,但其基准性却难以把控,且射程短。而管形火器正是人类利用火药之威力来弥补前两种火器之不足的新思路的产物。
管形火器这一新式火器的的发明者是陈规。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山东诸城)人,军事学家。绍兴二年(1132年)金军南侵,驻守德安(今湖北安陆)的陈规发明了“火枪”。这种火枪用竹制成,用火药填充竹筒,在与敌人交锋时将竹筒点燃,火药随即燃烧射向敌军。这就是射击性管形火器的先驱,是现知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