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中后期的江浙一带,生活着一批醉心山水画创作的画家群,其中,卓有成就的是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倪赞、王蒙、吴镇四人。
黄倪王吴四人,其画师法于五代时期的董源与北宋时期的巨然,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代大家赵孟頫的影响,注重笔墨,崇尚意趣,追求画法、书法、诗文等的完美结合,主元代山水画创作之一流。活跃于江浙的他们,善就近取材,故多以江南风物为题。其画风奇异,技法超群,且都各有所长,自成一家,造意生境,无与伦比。如黄公画气迈郁秀,俊逸劲疏;倪画格简幽寂,孤寒清峭;王画则韵深苍茫,沉浑遒劲;而吴画则质郁清俊,朴实婉润。元四家中以黄公望年纪最长、成就也最高,故被称为“元四家之冠”,对后世尤其对明清文人画影响很大。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平江常熟(今江苏常熟)人。他素工散曲、精音律、专书画,尤以山水画冠绝一时,得董源、巨然之“平淡天真”,又会赵孟頫笔法之“古意”,且细察自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辄即模写”,故能大器晚成,卓然于一家。其画作颇丰,今有《富春山居图》卷、《天池石壁图》轴、《九峰雪霁图》轴和《玉树丹崖图》轴等传于世。其中,以《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称,此画耗时七年,从至元四年(1338年)到至正四年(1344年)方才完工,采富春江畔之山峦、烟云、沙渚和村树等诸美色美景,展现了富春江浩渺如烟的深秋风光,表达了画家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及对江南山川景物的喜爱之情,俊疏简朗的各类披麻道出了富春地貌的显著特质,给人以幽旷闲散、深渺静远的超脱之境。《富春山居图》不仅是黄公望的水墨山水画的杰作,同时也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